通知和预警

通知和预警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网络安全 > 通知和预警 > 正文

关于加强学校钓鱼邮件防范的通知

作者:孙华兰 发布时间:2025-07-25 点击量:


 

各学院、部门:

据国家网络与信息安全信息通报中心通报,近期监测发现,多个国外黑客组织持续对教育、科研行业单位邮箱账户实施网络攻击,攻击活动以技术窃密、金融诈骗为主要目的。此类邮件通常伪装成合法机构(如银行、合作伙伴、上级单位等)或熟人发送的邮件,以“学院通知”“学院期刊指南”等虚假主体钓鱼邮件,针对科研机构和高校发起鱼叉式网络钓鱼攻击,窃取科研项目敏感数据;通过伪造发票、财务部门二维码、律师函、订单确认通知、伪造微信发票助手、利用虚假话费赠送诱导安装恶意软件等手段实施钓鱼攻击,窃取用户金融信息,获取经济利益。

为切实保障学校信息系统安全和数据安全,现就加强钓鱼邮件防范工作通知如下:

一、提高警惕,强化防范意识

1.严格验证邮件来源。仔细核对发件人地址,确保邮件来源可信。

2.注意发件人邮箱地址是否存在异常,如拼写错误(如将 “abc.com”伪装成“ab c.com”“abc.c0m”等)、非官方域名等,此类邮件极可能为钓鱼邮件。

3.警惕邮件中的紧急措辞,如“立即操作”“过期失效”“后果自负”等,钓鱼邮件常利用用户的紧迫感诱导其快速行动。

二、规范操作,杜绝安全隐患

1.谨慎点击处理邮件。不随意点击邮件中的不明链接,如需访问相关网站,建议手动输入官方网址。点击链接前,可将鼠标悬停在链接上,查看实际跳转地址是否与声称的一致。

2.不轻易下载邮件中的可疑附件,尤其是.exe.zip.rar 等格式的文件。若确需下载,应先进行病毒扫描。

3.慎重填写敏感信息。对要求提供银行账号、身份信息、密码等信息的邮件,坚持“不轻信、不惦记、不输入”原则,防止信息泄露,学校不会通过邮件要求员工提供此类信息。

4.加强用户密码管理。密码定期更换、采用多种字符组合,并禁止使用重复密码;确保网络环境安全。避免在非安全环境下登录邮件系统,降低密码泄露风险。

 

各学院、部门要高度重视钓鱼邮件防范工作,组织师生认真学习本通知内容,切实提高师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。

 

 

信息中心

2025725